中国有那么多人参,怎么会火了“西洋参”?

在如今的中医药保健品市场上,“西洋参”是出现率颇高的熟面孔。不知你有没有好奇过,这种外表酷似人参的中药材,当初到底是怎么从并无中医的“西洋”来到中国、又被中国人接受的呢?


是谁到了保温杯里泡参片的年级了


美国船首秀,块根最受宠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8月28日,一艘挂着星条旗的外国帆船,缓缓驶入广州黄埔港。它便是来自美国纽约的“中国皇后号”,也是这个建国不到10年的年轻国家,开到中国的第一艘商船。


“中国皇后号”银币


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中国皇后号”运来的毛皮、棉花、木材等大部分货物,都没太大意思。只有船上的29吨植物块根,引得广州商人们争相抢购——这些块根酷似人参,称为“西洋参”,是之前曾由欧洲商船少量进口过的名贵药材。短短几天,一船块根全部售罄,卖出超过8万两白银,足够船长采购茶叶、瓷器、丝绸等中国商品运回美国了。


上面是西洋参,下面“腿”多比较白嫩的是人参


“中国皇后号”被后世誉为开启中美贸易的首位使者。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无数美国商船远渡重洋,将西洋参源源不断运入中华大地。除了毒害人的罂粟,西洋参是当时唯一能让中国人疯狂追捧的进口植物……


传教士推理,北美找新参


18世纪的欧美人又不懂中医,是怎么找到这种中药材的呢?这得从康熙年间说起了。1701年,一位叫杜德美的法国传教士来到中国,拜见了康熙皇帝。他先是被安排给皇子们教数学,后来又受命绘制大清国的地图,并有幸进入当时属于“龙脉”禁地的长白山勘察。他发现,当地人狂热地寻找一种叫做“人参”的植物,它的块根被视为名贵中药材,在关内价值连城。


杜德美以博物学家的眼光,观察记录了人参的形态、生境、采集方法,还亲口试尝。他在寄回欧洲的报告中大胆推测,在纬度、环境与中国东北相似的加拿大,应该也有类似的植物。


西洋参的植株

图源:gobotany.nativeplanttrust.org


听者有心。几年后,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位传教士看了杜德美的报告,便在当地留心走访,居然真的找到了这种“人参北美版”!这就是西洋参,它在植物学上确实与东亚的人参非常接近,两者只是同属不同种。


当时西洋参在加拿大的森林里十分常见,印第安人只把它们当作提神醒脑、发汗退热的普通草药,并不看重。然而信息灵通的法国和英国商人(当时加拿大尚未建国),闻讯之后如获至宝,争相从印第安人手中收购西洋参,并运往中国高价抛售。


国产参难觅,西洋参爆红


在中国古代,人参被视为滋补品已有上千年。但直到明朝它才迅速蹿红,乃至被奉为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百草之王”,需求量和价格一路走高。关内的人参首先被采挖殆尽,人们又把目光瞄向了东北的长白山等产区。明末清初,已有大量关内百姓进入东北采参,热度堪比淘金。为了管控资源,从康熙年间开始,清朝皇室干脆对人参的采挖、销售实行垄断——别说汉人百姓,就连八旗贵族也别想随意出关采参。


电视剧《闯关东》里的假人参桥段


然而在暴利诱惑下,清代东北地区的人参盗采,始终屡禁不止。由于野生人参至少4~6年才能成熟,年复一年越挖越少,民间种植又被打压,市场上的人参也越发供不应求。来自新大陆的西洋参,正好补上了这个空缺。

从康熙末年开始,西洋参开始少量进入中国,并赢得了中医药体系的认可。当时的中医认为,与“性温”的中国人参不同,西洋参“性凉”,有“补肺降火、生津除烦”的功效。不过,直到美国独立后,西洋参才真正成为中国市场上的“爆款”。


花旗参乌鸡汤


野参渐凋零,栽培参登场


18世纪中期,美国东北部也发现了西洋参。在这个年轻的国家,西洋参是少数能在海外卖出高价的“土特产”之一,因此商人们对它格外重视,美国商船很快成了对华销售西洋参的主力。由于美国星条旗的图案,许多中国老百姓干脆把西洋参叫做“花旗参”。


然而就像中国人参的遭遇一样,由于人们的长期滥采,以及北美东部森林被大片砍伐,野生西洋参数量锐减,到19世纪末终于也落到了一株难觅的地步。所幸人工栽培西洋参的努力比较成功,之后卖到中国的基本都是栽培参了。


山东荣城县,参农在收获西洋参。如今中国的西洋参产量已超过美国、仅次于加拿大,但仍无法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撰文 | 语泰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赵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