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2月,被撂在长汀休养了4个月的毛主席,回到瑞金,开始主持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作。走下消烟弥漫的战场,脱离闲熟的军事斗争,毛泽东走上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开始正式履行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的职务,从此,毛主席的称谓伴其终身。
虽然因党内斗争而在思想上产生困惑和疑虑,但毛泽东有很强的组织原则性,他开始认真担当起政府主席的职责,全身心地投入到苏维埃政府的工作中。
对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政务,包括毛主席在内的苏区干部,可以说是完全陌生的工作。毛主席对共产国际确立的苏维埃政府模式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很难去照搬苏联模式开展工作。但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锤炼出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善于抓住重点问题的工作本领,使毛主席按照自己的工作方法领导苏维埃政府,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
国民党政府在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紧经济封锁,企图使中央苏区军民“不能存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的补给”,造成经济枯竭,无法生存下去。严密的经济封锁给中央苏区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和红军的给养。
如果一直在红军指挥员的位置上,毛主席思考的主要是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问题,而对经济斗争没有更多的功夫去思考。
专职担任了政府主席,在千头万绪的政务工作中,毛主席以敏锐的洞察力,立即认识到经济工作的重要性。惯于做政治、军事报告的毛泽东,开始大讲经济问题。他指出: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
为了政治,为了军事,必须抓经济,毛泽东对此问题认识清楚了,他要求每个革命者也都要认识清楚。3月23日,毛泽东、项英等签发命令指出:过去苏区对于国民经济问题异常忽视,应予以迅速转变。毛泽东特别批评了一种认识和倾向:过去有些同志认为革命战争已经忙不了,那里还有闲工夫去做经济建设工作,因此见到谁谈经济建设,就要骂为‘右倾’。他们认为在革命战争环境中没有进行经济建设的可能,要等战争最后胜利了,有了和平的安静的环境,才能进行经济建设。同志们,这些意见是不对的。毛泽东提出要求:在全体政府工作人员中,在广大工农群众中,造成一种热烈的经济建设的空气。要大家懂得经济建设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性。
毛主席以刻不容缓的态度,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要害问题,投身到经济斗争的主战场。超强的学习能力,使毛泽东很快成为一个领导经济工作的内行,他头脑中的政治军事概念一时都转换为经济建设概念。
设立中央国民经济部,下设设计局、调查统计局、粮食调剂局、合作社指导委员会、国营企业局和对外贸易处。国民经济部作为共和国的经济主管部门,负责领导苏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也成为毛泽东抓经济工作的得力机构。
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大力推动苏区经济发展。如推销经济建设公债、发展合作社运动、调剂粮食余缺、调节农副产品价格等等。
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毛泽东在抓紧苏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工作。有人回忆说:毛主席很重视这项工作,号召我们有计划地组织人民,发展对外贸易,把粮食、钨砂、木头、樟脑、纸张、烟叶、夏布输出到白区去,卖得适当的价钱,从白区购买必需品,如食盐、布匹进来,分配给人民,打破敌人的封锁。
毛主席一时变为一个生意人,计算出对白区的出入口贸易有很大收益可图,他一时又成为一个理财专家,算计着发行的300万元建设公债如何分配使用最合理。
在毛主席革命斗争的这一段生涯中,失去了红军指挥权,担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可以说有所失也有所得。当了毛主席,让他广泛接触了经济建设,深刻认识了经济建设,增长了经济斗争的本领和艺术。而最大的收获,在于毛泽东经济斗争思想的成长和丰富。这对于正成长为中共领袖的毛泽东,应该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经历。
在领导经济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充分展示了自己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特长,从经济斗争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许多经济建设的路线和方针,不仅仅对苏维埃的经济建设,而且在对后来的新中国经济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了几次重要讲话,阐述了他的经济斗争思想,后来被编入《毛泽东选集》。
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毛主席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战争)的思想,还提出发展经济与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等思想。他提出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企业、合作社(事)企业和私人(事)企业组成的概念:国营经济只限于可能和必要的一部分。私人经济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围之外,不但不加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奖励。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配合起来,经过长期发展,将成为经济方面的巨大力量,将对私人经济逐渐占优势并取得领导的地位。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与私人经济发展同时并进。毛主席此时形成的这一经济思想,成为他此后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成为了他一生中关于经济思想的主体,为他今后领导经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这一时期做经济工作的经历,给了毛主席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得以展现他的经济斗争的本领和艺术,历练了他的执政和治国的才能。